News + Events
资讯活动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电影在技术迭代中不断重塑艺术边界。如今,虚拟现实技术以多维度交互式沉浸体验,让观众“走进”电影构筑的平行时空成为可能。
国家电影局日前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通过开拓影院虚拟电影放映空间、鼓励各方力量积极探索虚拟现实电影技术研发、完善从剧本备案到公映许可的全流程监管等措施,为行业注入规范化动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融通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元宇宙,正在解锁一个个文旅消费新场景。
上海打造元宇宙文旅私董会,将豫园、外滩等历史地标数字化,游客可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穿越”至民国街景;甘肃依托敦煌壁画开发增强现实(AR)导览系统,游客扫码即可与飞天壁画互动;北京利用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的契机打造工体元宇宙中心,推出“数字足球”、工体元宇宙直播等,游客可以在元宇宙空间变身“数字守门员”,与国际顶级球星数字人进行点球大战……
通过数字技术重构时空,将文体资源转化为可交互的消费资产,元宇宙正在激发文旅产业无限潜能。
图①《唐宫夜宴》舞台照。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 图② 女孩在使用 VR 眼镜。 视觉中国供图
英业达元宇宙技术迈向全新里程碑!旗下开发的虚拟偶像歌手米拉蜜(Mila Mii)周末在 VRSTATE 虚实元邦平台,连办八场售票线上演唱会,展现集团在元宇宙应用的能效,也代表元宇宙技术的正式商转。对此,英业达元宇宙技术处近日也接受《经济日报》的专访,揭晓 2025 年元宇宙市场的最新趋势、挑战,以及旗下集大成之作「VRSTATE 虚实元邦平台」的最新展望,以下为专访纪要,快来看看吧!
在 2 月 25 日召开的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开幕会上,一些外国领事官员受邀参会。他们在现场带着同传耳机听会。然而,现场却并没有同声传译员,领事官员座位前有四个屏幕,将会议讲话内容同步转化为英文实时显示,也让不少领事在听报告的同时将目光从纸质报告转移到屏幕上。
李飞飞团队尝试将模型成本“打下来”的背后,开源、数据和技术的突破都是关键环节。
近日,有消息称,华裔科学家、“AI 教母”李飞飞的团队研究人员以不到 50 美元的费用训练了一个能力比肩 DeepSeek-R1 的 s1 模型。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这个 s1 模型的训练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基于阿里云通义千问(Qwen)模型进行监督微调。
李飞飞团队发表的公开论文显示,基于 Qwen2.5-32B-Instruct 语言模型进行监督微调后的 s1-32B 模型,在竞赛数学问题上的表现超过了 o1-preview,最高提升了 27%(MATH 和 AIME24), 取得了与 OpenAI 的 o1 和 DeepSeek 的 R1 等尖端推理模型数学及编码能力相当的效果。这个过程中,李飞飞团队主要使用了一个包含 1000 个问题及其推理轨迹的小型数据集 s1K 并开发了预算强制(budget forcing)技术延长模型思考,以超低成本构建了一个高质量模型。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模型测试时扩展(即允许人工智能模型在回答问题之前进行更多思考)和强大推理性能?李飞飞团队尝试将模型成本“打下来”的背后,开源、数据和技术的突破都是关键环节。
元宇宙已成为当下数字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作为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播的全新载体,它极大地拓展了人们数字生活空间,有力促进了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与无限可能。随着《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 – 2026)》的发布,虚拟现实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时代浪潮下,MarsX 数字平台作为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发展的先行者,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秉持 “运用和探索前沿科技技术,具象化元宇宙全数字生态” 的理念,投身于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创新实践中。目前已实现多个数字化场景的首创。
自此前发布了 DeepSeek-V3 和 R1-Preview-Lite 引发全网关注之后,DeepSeek 又发布了一项重磅成果。
1 月 20 日,DeepSeek 发布了全新的开源推理大模型 DeepSeek-R1,在数学、编程和推理等多个任务上达到了与 OpenAI o1 相当的表现水平,同时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调用成本降低了 90-95%。
(来源:DeepSeek)
根据本刊调查因 2024 年 AI 话题及应用需求提升,带动相关产业受益不少,今年台湾科技大厂尾牙庆功于去年 12 月底陆续展开,为慰劳员工一年来的辛劳,许多大牌歌手及乐队受邀参加演出,荷包赚饱饱。但因为演出档期撞期难免有分身乏术的遗憾,现在通过 AI 科技与音乐文化结合,凭借英业达自研开发的虚拟艺人模式,透过足够的运算力,虚拟艺人同时接档多场演出将不是问题。
继在台北小巨蛋成功演出后,这位由英业达虚实元邦与金牌制作人陈子鸿携手打造的 18 岁虚拟艺人米拉蜜 (Mila Mii) 即将在 2025 年 3 月 1 日 ~ 2 日再次登陆虚实元邦平台,为全球粉丝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在线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不仅是音乐与元宇宙科技融合的最新尝试,更是音乐产业探索新出路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是属于 AI 的,也属于更加会用 AI 的厂商与用户
AI 对消费电子领域的渗透还在加速。
在今年的 CES 2025 上,AI 依旧还是这场国际科技盛宴的核心议题与主要风向标。在各大品牌的展区上,我们随处可见各类新奇的、好玩的 AI+消费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
当然,对于 AI 的探讨,今年似乎比往年更加深刻与全面。除了探讨 AI 赋能消费电子落地什么样的产品与应用之外,更多的厂商也在关注如何更好地用好 AI 赋能消费电子领域。前者重在“输出”,后者重在“输入”。
比如,在涂鸦智能、英伟达、AMD、亚马逊云科技的展区上,我们看到这些知名厂商要么正在巩固底层基础设施建设,要么在牵头打造更开放的大模型生态圈,或是直接打通一站式 AI 开发链路等等。
2024 年 12 月,国内人工智能板块市场表现较好,行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 8.66%。本月 AI 板块继续大涨,一方面,闪极发布 AI 眼镜,催化 AI 眼镜主题行情,板块表现较好,从产业方面看,明年将是 AI 眼镜从 0 到 1 的一年,小米、百度和三星等很多厂商都会有新品发布。另一方面,字节跳动 AI 助手豆包爆火出圈,带动豆包 AI 相关概念股大幅上涨。目前,算力已经不是 AI 产业的掣肘,未来 AI 应用将迎来大发展时代。